【摘要】一些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逐渐面临生存困境也非始于今日,而像重庆爆出的这种现象,则不过是在生源争夺中前路越走越窄,只得无视规则地"饮鸩止渴"罢了。
民办教育及培训机构的生存之道和活力之源,肯定不在于挖空心思地去打虚假宣传的"擦边球",而必须靠一以贯之地"苦练内功,以质取胜",才能真正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足。
承诺发放重庆某高校的大专文凭,但在招生后却"变脸",被入学新生发现仅是网络教育大专文凭。该民办职业学校是重庆中天IT学院(即重庆市中天科技职业培训学校),入校新生表示,其在招生宣传及广告中大打"擦边球",误导学生到该校就读。有高考落榜生称,自己交了近万元学费入读该校,没想到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虽是一家非学历教育的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,但它一则位于重庆某知名高校的校区内,再则又刻意宣称发放"大专文凭",于是就鱼目混珠地展示出了一副"正宗院校"的光鲜模样。但"纸是包不住火的",高额学费一交,新生陆续进校,很快便有了受骗上当的感觉。
有些所谓的"民办职校"严格来说只能称其为培训机构,近年来,由于各地正规院校也在不断扩招,生源危机早已浮上台面。由此,这些培训机构在招生宣传中,有意无意地"拉大旗作虎皮",尽量多地把学生"招"进来,便成了其维持生存的不二法门。
一些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逐渐面临生存困境也非始于今日,而像重庆爆出的这种现象,则不过是在生源争夺中前路越走越窄,只得无视规则地"饮鸩止渴"罢了。前几年,随着就业难的加剧,不少地方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刺激眼球、吸引生源,也曾纷纷抛出过"参加岗前培训班,就能保证安排去某某银行工作""只要参加学校培训3个月,就能安排去某某国企上班,并缴纳五险一金"等诱饵。现如今,这一类型的虚假宣传没了作用,于是就有了把网络教育文凭吹嘘成学历教育文凭这种升级版的"障眼法"。